7月24日,校外培训的“达摩克利斯之剑”总算尘埃落定。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《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正式公布。该意见又称为“双减政策”。一方面是减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;另一方面是减少校外培训负担。《意见》明确要求,节假日、休息日和寒暑假不搞学科类培训。
在全面开展治理工作的同时,确定北京市、上海市、沈阳市、广州市、成都市、郑州市、长治市、威海市、南通市为全国试点。
试点内容:
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、开展校内课后服务、监管培训收费
作为试点城市,有哪些“规定动作”?《意见》中明确,试点城市需要在三方面做好试点探索。
首先,坚决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。对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重新审核登记,逐步大大压减,解决过多过滥问题;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存在不符合资质、管理混乱、借机敛财、虚假宣传、与学校勾连牟利等严重问题的机构。
其次,合理利用校内外资源。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在课余时间向学生提供兴趣类课后服务活动,供学生自主选择参加。课后服务不能满足部分学生发展兴趣特长等特殊需要的,可适当引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,由教育部门负责组织遴选,供学校选择使用,并建立评估退出机制,对出现服务水平低下、恶意在校招揽生源、不按规定提供服务、扰乱学校教育教学和招生秩序等问题的培训机构,坚决取消培训资质。
最后,强化培训收费监管。坚持校外培训公益属性,充分考虑其涉及重大民生的特点,将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纳入政府指导价管理,科学合理确定计价办法,明确收费标准,坚决遏制过高收费和过度逐利行为。通过第三方托管、风险储备金等方式,对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进行风险管控,加强对培训领域贷款的监管,有效预防“退费难”“卷钱跑路”等问题发生。
广州动作:
已开展首次校外培训机构联合执法检查,暂停新机构审批
针对试点内容,作为试点城市的广州已有所部署。
7月9日,广州市教育局下发了《关于做好小学生暑期托管服务工作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《通知》),于今年暑假期间开展小学生校内托管服务试点工作。服务内容包括基本托管服务和素质拓展服务,不得组织学科培训和集体上课。学校为学生提供学习和运动场所,开放自习室、图书馆、阅览室、运动场馆等资源,开展体育美育科技等高水平团队训练、实施体艺科技类兴趣课程、社团活动和综合实践等,进一步增强学生综合素质。
与此同时,7月12日——16日期间,广州市部分区也召开了校外培训机构通气会,传达了相关的“双减”精神。据广州市内一培训机构负责人称,广州市荔湾区、越秀区、海珠区均开展了相关会议。口头传达了停止义务教育阶段周末、寒暑假、节假日学科类培训活动;停止受理审批新的学科类办学许可证;小初学科类机构马上开始全部改为非营利机构(年检财务报告中有所体现)等等内容。
7月20日,广州市教育局发布了《广州市培训机构监督管理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(下简《征求意见稿》)。根据《征求意见稿》,面向中小学生(含幼儿园儿童)的校外培训机构按学期或课时收取培训费,不得以折扣优惠、加赠课时等理由,超过3个月且60个课时打包、捆绑预收培训费。此外还要求,培训机构不得以学前班、幼小衔接等名义对幼儿园儿童违规培训。
7月22日,广州市教育局向全市校外培训机构紧急发布联合执法检查通告;7月23日立即行动,市教育局联合市公安局、民政局、卫生健康委、应急局、市场监管局、消防救援支队等部门组成联合执法检查组,不打招呼、深入一线、直奔现场,到越秀区深本教育等4家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实地抽查。据了解,本次执法检查实现多部门联动、无死角检查、全方位要求,检查围绕疫情防控、安全管理、消防安全、规范办学、遵守市场秩序等5个方面17项内容展开。检查组检查发现深本教育未在显著位置公示办学许可证、营业执照,树童英语未能提供缴费发票、主要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标识数量不足,4家校外培训机构均不同程度存在疫情防控漏洞。检查组已现场责令培训机构负责人立行整改落实,要求属地教育行政部门务必扛起属地责任,落实落细工作要求,跟进督促整改到位。
采写:南都记者梁艳燕 叶斯茗
详看: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