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湾Yahoo网站针对“如果同意进口大陆疫苗,你愿意施打吗?”进行网络民调,截至晚上11点,有57.9%的网友表示不愿意施打大陆疫苗,有38.8%的网友则表示愿意施打。
抗疫急如星火,疫苗一剂难求。这是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现状。
在这个大背景下,非常不幸地,台湾迄今为止,一剂新冠肺炎疫苗也没有获得。这件事情已经成为台湾岛内的头号话题,虽然台湾有关部门使出了浑身解数,最终还是无法突破。
为什么?
综合而言,有四个方面的原因。
第一,拒绝大陆疫苗。
台湾方面从一开始就对大陆疫苗持否定态度,其防疫指挥官陈时中多次公开表态,不认同大陆疫苗,也不会接受大陆疫苗。
台湾拒绝大陆疫苗,有两方面原因,第一是政治因素,民进党当局如此仇视大陆,怎么可能接受大陆疫苗;第二是崇洋心态作祟,认为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疫苗,技术水平、安全性、效率要高于大陆疫苗。
第二,通过世卫组织取得疫苗,困难重重。
为了在全球范围尽可能平均分配疫苗,世卫组织组建了一个COVAX系统,各个国家和地区可以通过这个系统订货。台湾很早就和COVAX建立联系,并提交了订单。
但是,世卫组织的这个系统,只有协调功能,并无强制性权力,疫苗厂家大多优先供应本国,其次才是照顾世卫组织的要求。加之台湾还不是世卫组织的成员,所以在分配疫苗时,靠前的可能性不大。根据台湾媒体的报道,在世卫组织的安排下,第一批20万剂疫苗最快可望下周发往台湾。果真如此的话,这算是台湾防疫的重大进展,可喜可贺。但说实话,20万剂,少了点。
第三,芯片换疫苗无果而终。
与全球疫苗紧俏一样,汽车芯片也开始缺货,导致全球范围内的汽车厂家被迫减产。台湾是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基地之一,芯片缺货,台湾自然就被汽车生产大国盯上了。包括美国、日本、德国等国家都通过台湾驻外机构递话,希望台湾优先供应本国汽车厂商芯片,类似的报道频频登上台湾媒体的头版头条。
这使得台湾有关部门产生了“芯片换疫苗”的想法。这样的想法连蔡英文都觉得靠谱,发出了“乐观其成”的表态。但是,现实是无情的,芯片是芯片,疫苗是疫苗,芯片缺了,不过少生产一些汽车,疫苗可是救命的东西,二者完全没有可比性、更不可能交换。所以,所谓的“芯片换疫苗”,在台湾媒体上热闹一阵之后,就没有了下文。
第四,看上了德国疫苗,中间隔着上海复星。
在不断地寻寻觅觅之中,台湾有关方面看上了德国BioNTech公司出产的疫苗,希望购买。这件事情闹得很大,台湾有关方面高调宣传,媒体报道也很多,但是,这家德国企业的疫苗已经授权上海复星生产,并且将包括台港澳在内的大中华地区的经销权也授予了上海复星。也就是说,台湾要想取得这种德国疫苗,最便捷的、也是唯一的渠道,就是向上海复星洽购。
但是,台湾方面没有这么做,而是绕过上海复星,直接找到了德国企业的总部。这样的操作违背了商业伦理。在沟通并不通畅的情况下,台湾防疫指挥官陈时中公开宣称,洽购德国疫苗有外力干预,暗指大陆方面从中阻挠。这样一通声明,让德国企业处境尴尬,不得不发布声明,一方面表明服务全球的美好愿望,台湾也在该公司的服务范围之内,一方面又一次强调大中国地区的经销是由上海复星负责的。
针对台湾有关方面的做法,台湾内部有不少批评的声音,一位医师就在社交媒体上直言,这明摆着想走后门怕被代理抓到,不走正道还振振有辞。
在四处碰壁之后,马英九提出一个建议,大概意思是说,如果大陆给台湾疫苗,不要一口回绝。马英九的建议,遭到绿营支持者的围攻。大陆疫苗却因此又成为焦点,陈时中也开始改口,称并不完全拒绝大陆疫苗。
台湾Yahoo网站针对“如果同意进口大陆疫苗,你愿意施打吗?”进行网络民调,截至晚上11点,有57.9%的网友表示不愿意施打大陆疫苗,有38.8%的网友则表示愿意施打。
该民调也问到疫苗引进一定会经过“卫福部”同意,请问你去施打疫苗会在乎疫苗生产地吗?43.2%的人表示非常在乎、23.0%还算在乎、15.4%则表示不太在乎、15.7%非常不在乎、2.7%表示不知道/没意见。
平心而论,以台湾目前的处境和实力,以及与大陆的关系现状,要想尽早获得足够剂量的疫苗,是不现实的。一般预测,在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疫苗不再短缺之后,台湾才有可能顺利获得更多剂量的疫苗。这个时间,应该是几个月之后了。
针对台湾购买疫苗受阻并甩锅大陆一事,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昨天表示,所谓大陆因素阻碍BNT辉瑞疫苗售台的说法,完全是无中生有,信口雌黄,再次暴露某些民进党政客无道德无底线的政治本性。民进党当局政客以民众福祉为代价玩弄阴谋,性质极其恶劣。
相关推荐
岛内专家:台湾与大陆协商新冠疫苗永不嫌晚
台湾现今新冠疫苗的采购窘境与BNT疫苗采购生变有关,也确实与政治力的介入脱不了关系。但如果将其归咎于外部政治压力,那就言过其实了。
查看大图
因为谈到外部政治压力,一定联想到中国大陆。大陆摆明了要分开处理台湾当局与台湾人民,疫苗是对台湾人民有益的项目,大陆本于同胞心理,绝对不会挡的。上海复星如果真的是刁难者,也是站在与辉瑞瓜分世界市场的商业角度而为的,与真正的外部政治压力是无关的。这部分台湾疫情指挥官陈时中说得是欲言又止,显然大陆厂商的商业压力才是主因,大陆官方的政治压力只是陈时中个人的猜测而已。
外部的政治压力来自台湾内部才是合理的解释,因为民进党当局最擅长的就是“内宣转外销”,在疫苗采购上多加一笔账是很合理的。应是有人眼红东洋公司独家取得3000万剂疫苗的合同,想分一杯羹,就存心搞黄东洋公司已摆平的陆资疫苗问题。就在要签约之前先由一刘姓台商出来打头阵,提醒疫情指挥中心注意陆资的问题。接下来与东洋的签约谈判,指挥中心就反复在疫苗数量上大做文章,最后破局。
整个事件合理解释为台湾内部有人不满东洋独家代理,也想分一杯羹,但偏偏BNT不买账,事情因此黄掉。黄掉后为了保护想要分一杯羹的背后势力,就廉价地说成大陆政治势力介入。因为这事情其实大家都已经很清楚,没有人会再相信是大陆的政治介入,才会出现陈时中的欲言又止,在节目上猛打迷糊仗。
为了继续掩盖没法取得足够疫苗的窘境,也为了不自打耳光,陈时中一方面说不排除考虑大陆疫苗,一方面又宣称台湾买到3000万剂疫苗已经足够,意思是说即使可采购陆制疫苗,台湾也没有需要再采购了。这又是个安抚新闻界及专家的说法,真的是听听就算了。
覆盖60%人口的3000万剂疫苗,可以让误闯入台湾的新冠病毒没法造成感染爆发,但没法保护另外40%的无免疫民众,站在指挥中心的官方角色来说,这并不是个慈悲为怀的做法。正确的疫苗覆盖率应该是130%,除了全民都要接种两剂外,还要额外准备30%的疫苗自然耗损与不反应族群的再接种量,6000万剂才是台湾最正确的新冠疫苗储备量。
台湾现在七拼八凑的总疫苗预估量,仅为保护全民所需量的一半。另一半若仍要靠吹牛为百姓圆梦,恐怕不太容易,因为连前一半都吹得自己遍体鳞伤了。下一半疫苗的着落,还不如正正经经为台湾同胞和大陆协商,同胞的需求大陆说什么都不会拒绝,也永远不会嫌晚。这其实是两岸回春的橄榄枝,岛内民众的健康、两岸的交流、指挥中心的防疫成绩全都系在这枝小小的橄榄枝上,一切就拜托陈时中了。
(作者为医师、台湾退休公共卫生人员蔡正义,本文发表于台湾《中国时报》)
拒绝大陆疫苗被质疑,陈时中又甩锅称“中国没说要给”
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、“中广”董事长赵少康近日呼吁台湾不要排斥或拒绝大陆疫苗,引发岛内热议。对于外界质疑,台湾疫情疫情指挥中心指挥官陈时中今天辩解称,中国(大陆)从未说要提供疫苗,就只有台湾政治人物一直在喊。
陈时中曾经多次声称,台湾法规不允许中国(大陆)疫苗进口、中国(大陆)疫苗的成效也不佳,甚至没有发表在期刊上。他今天接受电台专访时再度被问到相关问题,声称“中国(大陆)真的没有透过管道表示要提供台湾疫苗,就只有政治人物一直在喊话。”他还说,COVAX(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)也没将大陆疫苗列入候选疫苗,就算候选疫苗是值得关注的,很有发展性的,但这也没办法讲,要靠收集许多资料。
此前有台湾记者提问说,许多台湾民众关切,大陆方面是否有可能通过如红十字会等民间组织,向台湾捐赠疫苗?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回应表示,随着大陆新冠疫苗加快生产并开始大规模接种,近一段时间,我们确实收到很多台湾同胞的反映,希望能在台湾接种大陆疫苗。但是大家都知道,台湾防疫部门负责人多次表示,“不会使用大陆疫苗”。所以,在这个问题上确实是存在障碍,主要是政治障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