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|野离离
在这起错换人生案中,许敏是受害者无疑。
很多网友也自愿参与到其中,做起了侦探。
几乎所有涉事人员,都在神通广大的网友们的缜密思维,清晰逻辑以及实打实的证据之下,被扒得八九不离十。
诸多分析都使这个案件更偏向“偷换”。
但因为当年几个主要在场人物没有公开表态,主要涉事人员没出现,这让查明真相的进展缓慢。
但无论如何,就整个事件而言,许敏确实是受害者。
付出一切养育了28年的儿子被证实非亲生,且在前不久去世。
没享过养子一天的福也就算了,在姚策生命的最后阶段,两个人的关系一度降至冰点。
这多让许敏寒心。
而且姚策到最后也没归还她耗尽毕生精力买下的房产,以及到处举债欠下的巨额医疗费用。
28年的心血终是付诸东流。
而自己的亲生儿子却没能享受到更好的生活条件,早早当家,承担家庭的责任,帮衬养父母养家糊口。
毕业之后处处靠自己,走过弯路,摔过跤,最后靠自己努力考进了公安系统,成为一名辅警。
亦
父亲是军官,儿子当警察,这大概是冥冥中的天意。
如果亲生儿子郭威从小在亲生父母身边长大,那可能又是另一番光景。
但没有如果,因为错换,一切都错位。
已经28岁的亲生儿子虽然已经找到了亲生父母,但想要在短时间内培养感情很难。
如今,许敏想要彻查真相,并不仅仅是为了给自己这么多年的错付一个交代,更是为了向更多的人表达决心。
以及警示那些企图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权力,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,挑战社会道德的底线,和试探法律威严与正义的人。
这并不是私人恩怨,而是一起社会公共事件。
因为你不知道,还有多少人,利用职权,满足一己之私。
不管站在哪个角度来看,许敏坚持要查出真相,非但没有错,而且非常有必要。
这也得到了关注此事的绝大多数的网友的支持。
甚至有人考虑到许敏现在没有房子,要捐款给她买房,让郭威回家跟亲生父母一起生活,一家人团圆。
舆论主要还是站在许敏这一方。
但也有站在许敏对立面的,他们不认为许敏是受害者,更不支持她。
这也就算了,因为不管什么人都做不到让所有的人喜欢,更何况错换人生案的真相还没有出来。
只是这些人用的手段很让人不齿。
他们要投诉许敏。
为什么投诉,以什么投诉?
作为一名受害者想要正义,居然被说成是败坏公务员形象。
要回自己出的首付自己还的贷款买的房子,被说成是欺负熊磊。
那些人只看到许敏咄咄逼人在要回自己的房子。
却从来没想过,如果当初姚策哪怕感念养母一点点的恩情,体会这么多年来许敏的付出,以及余生面临种种窘境,怎么会不还这套房子?
许敏卖掉学区房,还从自己老母亲那里拿了20万的养老金,才凑够了这套房子的首付。
许敏甘愿这么做,一个非常关键的前提是,姚策是她亲生儿子。
如果不是,她要回这套房何错之有?
28年来为姚策耗尽大量钱财,费尽心力精心培养这个病儿,这些投入随着姚策的去世也化为灰烬。
但我想,许母到如今对此前的付出依然是无怨无悔,也不可能再去追悔。
如果姚策能感恩许母付出,我认为哪怕姚策不在了,许母与熊磊和姚策的孩子,也依旧会是一家人。
但姚策并没有这么做,反而将房子留给妻儿。
是他的自私和不懂感恩剪断了维系他们与许母这种亲人关系的纽带。
可笑的是,群里的这些人不去反思姚策和熊磊霸占房产的行为,反而将矛头对准许母。
最为讽刺的是,这个群居然叫“反网爆联盟”,通过这个群名也能猜到,加入这个群的是一些什么样的人。
网爆而不是网暴。
那这些人反的到底是啥?
如果真的是反网暴,那么他们自己就是在网上制造暴力行为吧?
许敏到底是哪一种行为让这些善恶不分,是非不明的人如此痛恨?以至于被投诉到所在的单位?
换句话讲,许敏的所作所为,对社会而言,其实是在做一件善事。
她可能会因为此事揪出一条灰色产业链。
如果被证实是偷换,相关人员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和惩罚,这也将给那些手握职权,蠢蠢欲动的人一个警示。
同时也代表了许多普通老百姓表明了决心:你任性而为的一切,都会让你付出你应该付出的代价。
在法律面前,一切非正义的行为,也都将得到惩罚。
另据报道:
姚策把全部遗产给妻儿 葬妻子老家 妻子黑历史被扒
文|野离离
姚策走了,但错换人生这个案件却没有画上休止符。
有些事在姚策病重期间没有拿出来说,他现在走了,顾忌少了,那些该查的要查,该讨个说法的也没必要手下留情。
姚策生前的种种做法,把自己推向了风口浪尖。
连带着妻子熊磊一起,被拥趸全力保护,被站在对立面的人诋毁指责。
一直以来,所有人都认为,熊磊和姚策两人的感情很好,不说情比金坚,但至少是夫妻合心,恩爱和睦。
在姚策被病痛折磨得形容枯槁时,熊磊拉着他的手,对他说:
无论这个世界有多么苛刻,我都偏爱你。
温柔而坚定,浪漫又有力。
两个人曾经是同事,从相识相恋到走到一起,也遇过很多的阻力,但终究被他们合力消解。
在这个错换人生的案子中,熊磊也是坚定地站在姚策这边,为他据理力争,甚至说出许多过激的语言,伤害那个养育了姚策28年,她曾经的婆婆许敏。
姚策呢,也一样。
比如他顶着巨大的压力,迟迟不把房子归还,最后以遗产的方式留给妻儿。
去世之后,姚策并没有回到那个生活了28年的家乡,也没有葬在亲生父母所在的河南,而是让妻子把他带回到她的家乡。
他把妻子熊磊的家乡,当成自己的永眠之地。
这是一种信任,也是一种依赖,更是他临终前最后的寄托。
当然,在错换人生这件事制造的漩涡中, 他们的感情并不被人关注,倒是熊磊的几年前的动态都被扒出来了。
比如被人指出她其实是一名“同志”,纹身,俨然一个叛逆的不良少女。
此外,她曾被妇幼保健院开除的事也人尽皆知。
对她的贬低和谩骂也铺天盖地而来。
再加上她之前在网上的一些针对许敏显得有些过分的言论,让很多人对她的印象并不好。
姚策可能也是知道自己妻子的脾气性格,可这个时候,即便是想护着她,也有心无力了。
唯一能做的,就是把自己名下的房子留给妻儿。
但也正是这种看似是护妻儿周全的行为,其实是夺走了他与熊磊最后的体面。
因为,许敏夫妻俩已经起诉熊磊了,为了夺回房产。
虽然这房子写的是姚策的名字,但不管是首付还是还贷部分,都是许敏出的。
之所以给姚策买房,一个最重要最关键的前提,就是姚策是她的亲生儿子。
如果不是,那么最后把房子要回,非常的合情合理。
不管是错换还是偷换,姚策都是受害者。
但这并不代表,他可以将受害者的身份转化为正义,他可以挑战社会道德底线,无视养父母对自己28年的养育之恩,最后因为自己身份和角色的转变将这一切抹掉。
明明答应归还房产,最后还是占为己有,以遗产的方式留给妻儿。
却对养母居无定所和负债累累的余生不管不顾。
导致最后,曾经自己最亲近的人要跟他的妻子通过打官司的方式,来要回自己的房产。
这也是为什么如今网络舆论对他们的指责如潮水般涌来。
如果姚策真的想起这么多年来,从小到大,许母对自己所作的一切中的一点点,哪怕一点点,也不至于决绝冷酷到如此程度。
不是自己的东西,强行霸占,如果没被夺回,可能也将以另一种方式还回。
比如姚策在七个平台的诈捐行为。
隐瞒了自己的资产,在平台上寻求他人的帮助,其实就是对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的残忍。
这也是姚策遭世人诟病的原因之一。
通过不正当方式得来的财产,并不能作为遗产留给他人。
所以,遗产中诈捐的款项也要被全额追回。
还有一个,就是许母为姚策治病垫付的那52万理应退还给许母,毕竟杜新枝也已经拿到了医院的赔偿款。
可到现在,许母也依旧没能拿到自己应得的那部分。
种种做法,都给姚策带来不佳的口碑,哪怕如今他已不在人世。
看似得到,其实失去的更多。
表面看精明,实则带来了巨大的损失。
熊磊如果不退回这些不该拿的“遗产”,那么她将很可能涉嫌犯罪,触犯了法律,性质可就变了。
如果当初姚策不那么任性,不那么自私,多一些感恩,将房子还回去,将医药垫付款还回去,清白做人,诚实办事。
那么他可能会以一己之力,让整件事有个相对更圆满的结局。
熊磊与许母的关系也不会恶化,以后即便不再是一家人,也胜似一家人。
毕竟爱过,付出过,得到过,28年的感情,哪里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?
但现在,双方不仅成不了比较亲近的人,反而成了仇人。
这失去的又岂能是用物质来衡量的?
姚策下错的最大一盘棋,大概就是临终前与许母反目。
那是对过去人生的否定,也是对未来生活的无畏。
以及,给妻儿未来人生制造障碍。